可持续发展,重塑企业价值观——2025年环一CEO开年寄语
曾几何时,企业对于注重健康与安全以及对于环保的投入被视为是削弱企业的竞争力,增加企业的负担,因为没有即刻产生的财务效益。
又曾几何时,中国经济在经历高速发展之后,伴随全球经济大环境开始复杂变化,加上突如其来各种环保、健康安全(EHS)相关的极端事件,“如何管理不确定性,打造韧性绩效与可持续发展”成为企业面对的全新主题。大健康、疫情传染病、低碳绿色、无废工厂、低碳工厂、生物多样性、水资源管理、数字化、人才塑造与职业教育等等,已经成为全球性的话题。
「将合规视为机遇」
《哈佛商业评论》谈到,企业迈向可持续发展的第一步,通常开始于法律的要求,而能够做到环保、健康与安全(EHS)的法规合规并不简单,尤其对于全球化与出海的中资企业,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EHS法规要求和规章制度以及行业规范。环保合规方面,欧盟走的更为激进,硬是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本国与出口欧盟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指令与报告披露法令。
很多企业可能连最基本的EHS法规合规与年度自我评估都没有开始,并认为符合最低的合规要求就可以,而没有意识到更明智的做法是遵守最严格的法规并全面采取行动。因为符合地方法规要求,不仅可以确保自身可持续生产与运营发展,更可以满足客户对于合格供应商的基本期望,尤其是出口企业面临这这方面的要求。
事实上,头部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遵守地方国家EHS法规的管理实践与经验,可以作为我们的成功商业案例。如通用电气(GE)自1996年开始执行一套全球化的EHS管理标准,包括内部管理标准与执行地方EHS法规合规要求,并要求各级管理层严格执行对于合规、诚信问题的承诺。我们也看到最先能够积极响应政府规章制度的企业,可以将原本视为对立的监管变成最佳管理实践的案例分享,并建立企业在行业的品牌价值与影响力。
「可持续发展,重塑企业价值链」
一旦企业全面了解合规的重要性,并跟上合规的动态管理步伐之后,便会逐步在开展环境保护、职业安全等问题上变得积极主动,并将其视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在关注企业财务指标重要性议题的同时,将企业可持续发展指标(E.S.G)作为双重重要性议题。
当前,可持续发展议题已成为全球共识。企业的价值重塑不仅要考虑良好的经济表现,也需要考虑良好经济表现的同时,其生产运营带给环境(E)与社会(S)的全面影响。在中国,随着安全管理与双碳目标纵深迈向各个行业,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双重重要性议题不仅仅是合规的问题,更是企业自身竞争力与品牌影响力的价值表现。
环境(E:三废)、社会(S:社区,员工与供应商相关职业健康安全、劳工等问题)和公司治理(G:ESG治理体系、商业行为准则等)不仅是企业自身可持续经营能力的关键指标,也是金融机构投资与衡量企业价值的准则。
推进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全面重塑企业价值主张、开启全新的商业模式既是企业的一把手工程,也是企业管理韧性绩效、提升竞争力的核心议题。